高考是人生第一大選擇,那考研就是人生第二大選擇。在擇校擇專業方面,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關于考研的報考問題,也是歷來受考生困擾的事情。任燕翔老師認為:不同專業報考策略不同,不同類型專業方向與學校的搭配不同。
專業類型主要分為:基礎理論類、職能性、專業性。
基礎類型類主要是基礎學科,如思修政治教育、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歷史學、物理、化學、哲學等。
只要不是直接應用的學科,選學校的時候就主要看學校的名氣,因為這類學科就業的時候還是看你的學校的強弱。
比如以前經常會產生這樣的對話:
“你學什么專業的?”
“我學歷史的。”
“你學歷史有什么用?”
“可以為國家和民族構建一個集體的回憶。”
(后來覺得這樣太惡心了,我就回答說我想做一個story teller)
然后他們又會問:“你為什么不學漢語言文學?”
然后我就直接答:“我北大畢業的。”
......
所以,這類專業要選一個比較有名的綜合性大學或者師范類大學。
第二類職能型專業的競爭就比較大了,因為里面的人不想出來,但是外面的人又想進去。
這種專業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等。
這類專業我的建議是選擇專門大學(如財經大學、工商大學......)因為專門大學招生人數多,招生人數一旦少的話,偶發事件就多。
如果去綜合性大學,面對的不僅是本校的競爭,還要與同級別的一流大學的同學的競爭。競爭對手都是厲害的人物,因此,考研的難度就會提高。
會計的專碩要慎重考慮,雖然考的科目少,但是稍微考的差點,可能就與學校失之交臂了。
第三類是技術型專業,這類專業只看專業性。
材料、熱能與動力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等專業都是屬于技術性專業。
這類專業就業只看專業性,看重你的專業技能。即便你的學校名氣不高,專業性強依舊會獲得企業的認可。
如果選擇的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或者省重點學科,那么他的專業性一定是有保障的。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任燕翔,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推薦:專業院校如何選擇:自身實力與專業院校的動態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