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成績已公布,同學們要對比往年國家線、院校復試分數線做一個自己是否能進入復試的大致判斷。陜西文都考研小編給大家整理一部分調劑信息,均來自于第三方平臺,部分為導師辦公室發布,信息真偽,以官方網站公布為準。陜西文都考研: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網,快速查看2020年研究生初試備考信息,政策動態,復習指導等,及時掌握考研信息,小編將持續為考生整理考研政策動態信息,希望對考生的考研有所幫助。
一、接受調劑專業
化學(學術型,070300) 預計5 人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型, 081700) 預計5 人材料與化工(專業型,085600) 預計5 人具體復試考核方式和方案以濟南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網(http://yz.ujn.edu.cn/)公布為準。
二、智能材料與工程研究院簡介
濟南大學簡介詳https://www.ujn.edu.cn/;智能材料與工程研究院網站http://smartmater.ujn.edu.cn/。
智能材料與工程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3月,是濟南大學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發平臺之一,屬于獨立運行科研平臺。主要目標和任務是致力于“產·學·研”綜合發展,重點研發突破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與化學、化工、工程應用緊密結合,在能源材料及環境領域力求創新發展,并竭誠高質量服務于地方經濟,服務于山東省及國家的經濟建設。
研究院現有專兼職工作人員25人,由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專家領銜,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13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超過一半有海外留學經歷。目前在學博士/碩士研究生50余名。
根據濟南大學學科發展并結合研究院老師的科研背景,研究院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智能材料(熱、光、電、磁致相變、形變、色變等無機、有機、高分子材料)、界面催化(固-固、固-液、固-氣界面催化反應)和化工分離(固-液分離、液-液分離、膜分離及萃取分離)。
作為濟南大學高水平研發平臺,研究院重視科研發展,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舉的發展思路。為加快科研進展,研究院加強基礎建設和儀器設備建設。目前擁有1000余平方米基礎實驗室,1500余平方米中試實驗室。先后共投入建設經費3000余萬元,實驗室擁有先進的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形貌/尺寸表征及材料功能特性檢測等設備,如掠入射X-射線衍射儀、納米壓痕儀、薄膜多功能分析儀、原位紅外光譜儀、變溫紫外-可見光譜儀等高性能設備30余臺(套)。
目前,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成果為新型智能材料,主要包括應用于智能節能玻璃涂層的VO2、MxWO3等納米粉體。該智能玻璃可用于夏天阻擋戶外熱量進入室內保持涼爽,而冬天可減少室內熱量擴散到戶外而保持溫暖,僅此一項,就可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初步估計,智能溫控涂膜玻璃的年需求量約有數億平方米,市場規模巨大,可達10億元規模以上,國際市場達百億元以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另外,此類納米粉體也可用于抗紅外隔熱塑料薄膜添加劑、激光防護、電池材料等方面。另一項重大成果是研發成功具有精準調光控光功能的智慧農膜,是將功能納米材料添加到常用的塑料大棚膜中,可將紫外光轉化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藍光或紅光,促進光合作用,提高果蔬的口感與品質。此類智慧農膜的推廣普及將促進我省乃至全國生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研究院圍繞“產·學·研”發展思路,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促進和推動實驗室科研成果的孵化轉化。近幾年,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與多家公司開展聯合項目研發與產業化,包括山東莘華建工有限公司、山東莘納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平邑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濟鋼魯新建材、山東力諾公司、江蘇法爾勝集團等。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此外,研究院注重樹立國際化發展理念,重視培養團隊的全球化視野。憑借團隊成員大多具有海外研學經歷優勢,與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多所大學建立交流與合作關系,提高研究水平,為學科發展、培育人才及高質量服務地方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申請程序
1. 滿足條件的考生須登錄中國研招網(http://yz.chsi.com.cn)通過“中國研招網調劑平臺”填報調劑申請,研究院審核通過方可參加復試。
2. 聯系人:劉老師(固話:0531-82767825;微信:18363034851)歡迎報考專業和初試科目符合的同學聯系咨詢!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考研動態信息,陜西文都考研會每天為大家更新詳細的考試資訊,預祝每位考生取得好成績,更多考研熱點相關內容鎖定文都考研動態欄目,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