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這幾塊,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1、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破產
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滯后,沒有觸及封建統治根基,所以失敗。2019考研沖刺班
1906年,清政府預備立憲,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因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延續反動統治,成立的新內閣為“皇族內閣”,失敗不可避免。
3、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
階級基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為了沖破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桎梏,發展資本主義,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經濟利益的維護者。
骨干: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與維新運動即清政府興學堂、派遣留學生的措施有關)。青年知識分子成為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
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1894年,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成立。1904年,孫中山發表《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號召以革命推翻清政府統治。
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與組織工作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反對康有為保皇觀點,歌頌革命為“啟迪民智,除舊布新”的良藥;
鄒容:《革命軍》,以“革命軍中馬前卒”的名義,熱情謳歌革命,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
陳天華:《猛回頭》《警世鐘》,揭露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清政府這個“洋人的朝廷。”
各地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成立:華興會、科學補習所、光復會、岳王會。
同盟會:1905年成立,以《民報》為機關報,是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三民主義:
1、民族主義:民族革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反封)
②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反帝)
缺陷:①沒有明確反帝綱領,幻想帝國主義的支持;
②強調清除滿族勢力但放松了對漢族封建勢力的清除,結果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導致了后期革命被封建勢力反撲。
2、民權主義:政治革命,“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建立政權)
3、民生主義:社會革命,“平均地權”:核定全國土地的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革命后的增價,則歸國家,為國民共享。
缺陷:并非將土地所有權分給農民,未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所以未能發動群眾。
四、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1905-1907年,革命派與改良派分別以《民報》《新民叢報》為輿論陣地,展開了一場大論戰。核心問題主要有三個: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雙方論戰的焦點)
2、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3、要不要社會革命。
通過這場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五、武昌起義與封建帝制的覆滅
1906年,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后發動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1911年,黃花崗起義72烈士。
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成都血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革命軍在三天之內就光復了武漢三鎮,成立了湖北軍政府。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于覆滅。
六、中華民國的建立
1、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為民國元年,并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性質的革命政權。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法典。它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一律平等。增設國務總理,作為政府首腦,內閣為行政機關,法院行使司法權,參議院行使立法權,還有彈劾大總統和國務院的權利。
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廢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認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七、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者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觀念。
3、思想解放。皇帝一直被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皇帝都被打倒,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被懷疑的。
4、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促進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下級不再行跪拜禮,男子剪辮,女子放足等。
5、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八、辛亥革命的失敗
1、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
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北洋軍閥反動政權。
政治上,實行軍閥官僚的專制統治。暗殺宋教仁,袁世凱公然撕毀《臨時約法》,炮制了一個《中華民國約法》,用總統制取代內閣制。接受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經濟上,維護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利益。
文化上,尊孔復古,攻擊民主共和,宣傳封建倫常。
2、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1916年3月,袁世凱去世。
護法運動的失敗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3、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根本原因: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半封中國,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行不通。
主觀原因: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①未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綱領。②不能充分發動人民群眾。③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