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根據考研政治的考試大綱,一定要把考研政治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這5本書目細細過一遍,其中的刪改章節一定要加強記憶,考綱增加部分更是要重點復習。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萬磊老師說多選題中毛中特和史綱中16個重要的三(下)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點擊查看: 多選題考點:《毛中特》和《史綱》中16個重要的“三” ?(上)
9. 【三大作風】
1945年4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所做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提出,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論聯系實踐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
10. 【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又稱“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稱這段時期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簡稱“大革命時期”。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又稱“十年內戰”、“國共內戰”或者“土地革命戰爭”是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為統一全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包括收服北洋軍閥殘余勢力的戰爭,討伐國民黨內部各派軍事集團,以及圍剿中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地的歷次戰爭。其中,國共第一次內戰自1927年國民黨清黨爆發,到1937年國共開始合作時結束,總共十年。因為這十年期間貫穿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反抗蔣介石統治的革命戰爭,所以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又稱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或土地革命戰爭。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又稱解放戰爭,是指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爭奪領導權,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反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戰爭。戰爭以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而告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國民黨敗退臺灣。
11. 【三大改造】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到1956年底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2.【毛澤東思想三大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觀點、方法的集中體現,也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
13.【“三步走”戰略】
1987年4月,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同年10月,黨的十三大把鄧小平“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構想確定下來,明確提出: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14. 【三個“有利于”】
1992年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時發表著名的“南方談話”,針對一段時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內和國內不少人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邁不開步子,不敢闖,以及理論界對改革開放性質的爭論,指出:“要看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此,三個“有利于”成為人們評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15. 【“三階段”戰略目標】
1997年,我國在提前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戰略目標之后,黨的十五大把“三步走” 戰略的第三步進一步具體化,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黨最初提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16.【三權分置】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指出,改革開放之初,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設,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積極性,有效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F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以下簡稱“三權”)分置并行,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 。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萬磊老師說多選題中毛中特和史綱中16個重要的三(下)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庳熉暶鳎罕菊舅峁┑膬热菥鶃碓从诰W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